來了5條大冬瓜
有一天,小時候常常幫助我的阿姨來到我媽媽家找我,問我:「玫吟,你會煮冬瓜茶嗎?」我回答說會,但我其實不太喜歡煮,因為要花很長的時間,不過每次我做的冬瓜茶,喝過的人都說好喝。我曾經做過30斤的冬瓜糖磚,自己只留了兩三斤,其他的都分送給朋友了。大家喝過後都問:「這怎麼那麼好喝?」
我會開始做冬瓜茶是因為家裡的親戚們,比如叔叔阿姨或舅舅,他們家裡經常種冬瓜,結果就是冬瓜產量過剩。每次都會問我:「需要一些冬瓜嗎?」而我的孩子們又很喜歡喝飲料,所以我嘗試做了幾次冬瓜茶。
有一天,我回到家,發現門口居然擺了5條大冬瓜。這可把我嚇了一跳,因為我只答應了要2條,沒想到來了這麼多。但既然送來了,我想就帶著孩子們一起動手,做成冬瓜茶吧!
開啟切冬瓜模式
我到處借了幾個砧板和菜刀,然後分配任務:有的人負責洗冬瓜、削皮、去籽,其他人則負責切塊。整整花了我們兩個小時才把這些冬瓜處理好,準備開始煮。過程中,有幾個孩子不小心切到了手,雖然我們一再提醒他們注意安全,但由於經驗不足,還是發生了意外。不過,簡單包紮後,他們又繼續幫忙了。
一邊切冬瓜,我一邊和孩子們分享我的童年記憶。夏天時,我最怕的就是切竹筍。爸爸的農地裡種了好幾區的竹子,雨後一天能長出十幾支竹筍。筍子必須當天處理,不然纖維會老化變硬,口感就會變差。記得那時候,切竹筍通常要花兩個小時以上,一次得處理10支以上,真是一段讓人難忘的經歷。
煮冬瓜塊的過程
那一天,我們總共煮了大約10鍋冬瓜,每鍋用了4斤冬瓜和4斤糖來熬,所以總共用了40斤糖。讓孩子們幫忙秤糖的時候,我問:「你們覺得冬瓜茶是喝冬瓜還是喝糖呢?」他們回答:「應該是喝糖吧,因為要加好多糖喔,原來這麼甜。」
我接著問他們:「那你覺得外面有些地方賣一杯15元的冬瓜茶,這價格能符合成本嗎?」透過這個問題,我讓他們去思考,很多時候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價格與成本是不相符的,那麼我們喝的到底是什麼呢?之前,我也曾經給他們上過關於添加物的課程,這次實際做冬瓜茶的過程,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了時間成本與材料成本之間的差異,這是一個不錯的體驗。
塑形後裝袋
這次的製作過程,孩子們全程參與,但整個過程花了我整整10個小時。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熬糖,因為每鍋糖需要熬兩個小時,孩子們實在撐不住了。從洗冬瓜、去皮、切塊、去籽,到秤糖、煮冬瓜、定型、冷卻、脫模,這一整套流程,孩子們都經歷了。他們也感覺自己親手做的冬瓜茶特別好喝。
下次我們可以一起做其他產品,讓孩子們明白,日常生活中的東西,從原料到成品,都需要經過很多步驟才能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