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現在孩子反應比較慢
前幾天遇到了女兒的老師,在和老師閒聊的過程中,老師突然說了一句話:「現在的孩子感覺反應力比較慢,不知道是為什麼?我感覺你們以前都不會。」
因為這位老師剛好是我小學五年級時教我音樂的音樂老師,目前也是女兒的班導師。這位老師也很特別,可以說她是屬於人間清醒的老師。老師不會對小朋友有什麼要求,就算沒有交功課,她也不太會去提醒孩子。她說:「因為現在的孩子說不得。」我心想,遇到這種事情真是見仁見智。
我就跟老師說:「但是我以前成績也不怎麼樣啊。」其實我在小學階段,自己的成績還蠻差的,大概屬於後段班的成績。尤其我小時候看到英文和數學,根本就是頭大起來。整個求學過程到大學,成績可以說是慘不忍睹。
但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,其實小時候因為父母務農的關係,我們家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田野間度過。爬樹、抓泥鰍、灌蟋蟀、跳格子、捉迷藏。回到家,閒來沒事,可能就玩撲克牌、賓果。再加上我們家有四個孩子,所以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這樣度過的。

想想看該怎麼協助他們。
後來我想了一下,反正我目前上課都以小班制為主,課程進行偏緩慢。孩子不懂的時候,我會提供適當的影片或我的個人經驗,告訴他們為什麼。
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刺激度真的不像以前那麼大。而且其實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忙,往往回到家都晚上七點了,可能要寫功課、洗澡、甚至吃飯。
一下子又面臨到九點半、十點,隔天可能又要早起六點多。所以父母親有時候在這方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,感覺表定上有好多時間,好多事情他們必須去做。
於是我提供了一個機會,當天課堂上表現不錯的孩子,可以帶他想和大家一起玩的玩具或遊戲,來讓我們其他人一起陪他玩。這樣可以間接訓練一些平常訓練不到的東西。像我們開始玩賓果的時候,很明顯所有的小孩反應能力都比較差,常常也找不到自己寫的數字。我們這些大人就會一邊協助,告訴他們在哪個地方。漸漸地,我們越玩越多、越玩越快,他們就找得到上面的數字了。

還可以練習什麼呢?
目前我們有時候玩賓果,有時候玩心臟病遊戲。這種節奏快、一下子就分出輸贏的遊戲,孩子們難免得失心比較重,輸個兩三場,心裡的怨念就極度嚴重。
所以當我們遊戲輸的時候,我們這些大人就會適度地表現出我們好像很想贏的樣子,嘴邊不斷說著:「可惡,下一場我一定要贏!」但是我們並不是在那裡抱怨,我們就可以贏得比賽。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告訴孩子,如果我們真的輸了,那就重新練習。一次次的練習,總有一天你會贏的吧?你總有一天會贏一次吧。就算輸了,那又如何?
輸了,我們可以怎麼處理?每個人處理的方式和樣貌又是什麼?你是要抱怨還是擦乾眼淚繼續玩呢?
希望有一天,孩子們能理解這些爸爸媽媽陪伴的背後是什麼意思。我們會繼續加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