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天再帶孩子玩疊杯的時候,我請他們各別先練習一下手感,然後再來一個團體的對戰,連我都下去做對戰,讓他們去練習手的平衡感跟專注度,這時候我說:『贏的人可以一直在場上,輸的人就一直換人,一直做對練!』其中有一對雙胞胎,小昇與小文,當小昇輸了之後,轉頭向還在第一名座位的小芹姐姐加油,這時候小文瞬間脾氣就上來了,過去打小昇,我問:『為什麼要打小昇?』小文說:『因為小昇一直幫小芹姐姐加油,所以我就不可能贏阿!』
這件事情是個人觀點或是事實?
當下的我思考著,為什麼幫別人加油,別人就會贏呢??我告訴在場的孩子,『學校大隊接力賽的時候,大家為了彼此喜歡或欣賞的人和朋友加油,他們就一定會贏嗎??』什麼樣的情況下可能會贏?有人說不斷的練習,要常跑步,要常練體能,幫別人加油那個人一定會贏??這時候小文就有點冷靜下來了,我說你為了不確定的事情去打人,你覺得這樣合理嗎?
如何才能更有機會獲勝?
當練習結束後,我讓他們看,台灣小學生出去疊杯比賽(YouTube有相關影片),每個孩子既認真又快速把手上的疊杯,完成參賽動作,我又問,如果他只是每天躺在那裡不練習,今天會贏得疊杯比賽嗎?孩子們紛紛回答不會,我說是阿,重點不再於別人的加油,在於自己根本練習的不足,而去責怪別人,看著小文的臉龐放鬆點,知道他是懂了。
討論背後的努力
有時候大人與家長只要做出適當的講解,其實孩子們會懂,不懂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相對應的經驗值,這過程我與他們討論,你們覺得這些孩子,一天練幾個小時?可能平均都要2-5小時,才會在比賽的時候,才會有超越一般人速度的表現吧,不只抗壓性要好,哭跟發脾氣可以解決問題嗎?孩子們紛紛回答不可以,唯有不斷的練習你自己想要的,才可以變得越來越好
繼續帶著孩子奔跑,讓孩子去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轉,加油孩子們!!